【清廉故事】家国情怀——钱学森的家风故事
钱学森出生于1911年,清王朝刚刚灭亡,那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动荡时期。他的父亲钱均夫,先就读于求是书院,后留学日本,回国后投身教育,把开明思想带给学生,也带给儿子。
钱学森曾经表示,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是“身教”大于“言传”。在父亲的“身教”下,钱学森很小就立下了很大的志向,要做一个有用的人,一个自己向往的大英雄。钱学森回忆说:“我父亲钱均夫很懂现代教育,他一方面让我学理工,走技术强国的路;另一方面又送我去上音乐、绘画等艺术课。”1935年,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决定赴美学习,他渴望以自己的知识来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现状。告别在即,父亲钱均夫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,郑重塞到儿子手里,转身离去。钱学森等到父亲的背影消失后,急忙打开纸条,上面写道:“人,生当有品:如哲、如仁、如义、如智、如忠、如悌、如教。吾儿此次西行,非其夙志,当青春然而归,灿烂然而返。”寥寥数言,即成训导,让钱学森铭记一生。
留学后,虽然美国方面为钱学森提供了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物质待遇,但钱学森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,始终没有忘记报效祖国的愿望。远在国内的母亲每次在给钱学森写信时,都提醒努力学习,好早日回国。钱学森始终把母亲的教诲牢记在心头。多年后,他几经辗转,终于回到了祖国,投身于“两弹一星”的研究,为祖国的航天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。
钱学森和妻子蒋英在有了儿子钱永刚后,也像父亲对待自己那样严格要求儿子。虽然钱家家境优渥,但儿子小的时候,还常常穿着带补丁的裤子。儿子七八岁时,钱学森还要求他每天早晚扫两遍楼前过道。这个习惯,钱永刚一直到现在还保留着。
1957年,钱学森在回国后的第三年,因撰写《工程控制论》被授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而拿到了1万元奖金。在当时,1万元不是个小数目。钱学森并没有拿这些钱来改善自身生活条件,而是让学校教务人员给每位学生配一把计算尺。钱学森一生中多次捐赠稿费、讲课费和奖金,最大的一笔为100万元。他始终把爱祖国、爱人民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,这也是钱永刚对自己父亲最直观的记忆。
钱学森以身作则,用自己勤奋认真的态度和宽厚博大的胸怀,春雨润物细无声一般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。为人父母后,钱学森夫妇更是将钱氏家风铭记在心。他们夫妇为人低调,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毛主席和周总理多次接见他,对他的工作表示肯定,可是钱学森从来没有向外人提起。几十年来,他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、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对祖国人民的无限忠诚,始终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,为新中国军事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。
钱学森每次吃饭都穿戴整齐,不摆架子,尊重他人,平等对人;对孩子的成绩从不苛求,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孩子们,希望他们能够不带功利心,而是凭兴趣去读书和学习,去报效祖国。钱学森夫妇认为有关读书的要义,孩子是从父母处观察得来的。父母做学问,持之以恒,不功利,不着急,日积月累,自然会起到作用。
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。传统与现代,历史与当下,从钱学森的家风中,我们看到了“身教重于言教”“以国家需要为念”和“勤俭为本”,看到了一颗一生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。我们要传承和践行中华好家风,怀揣赤子之心,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。